首页 > 攻略 > 手游攻略 > 详情

山脊赛车无限漂移技巧

2025-01-01 11:26:52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极度真实的赛车体验:《山脊赛车 Ridge Racer Slipstream》深度评测

轰鸣的引擎,极速狂飙时的速度感,以及征服对手的野心和欲望,是否让你动心与沉醉?拾掇起内心的梦想,让稍纵即逝的速度感徜徉于指尖,这就是老牌赛车游戏《山脊赛车》带给我们的极致体验。

还记得小时候瞒着家长借口去小伙伴家写作业,几个人猫在房间里地板上,配着老式黑白熊猫电视,插上小霸王游戏机卡,玩上一两个小时,心里别提有多美。现今流行的不少游戏,其实仍能看到当时玩的那些游戏的影子,比如今天给大家评测的 Gameloft 力作《山脊赛车》(Ridge Racer Slipstream),是我个人觉得 iOS 上最为经典的赛车游戏之一。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有一个赛程梦,或者也是一个「伪」赛车迷,痴迷于各种 F1 方程式赛车比赛的话,那么这款游戏你一定不能错过。

Gameloft 在 iOS 上推出了很多经典手游,在手游制作技术和管理上经验颇丰,技术优势和用户口碑都很不错,我看到 Gameloft 游戏就会毫不犹豫下载,喜爱程度之于应用厂商 OmniGroup 一样。Gameloft 旗下出品的多数游戏都可以免费下载无限期试玩,但是要获得更好的可玩性,通常需要用户购买其中的内购,而且一般都价格不菲,比如本次的《山脊赛车》内购中最贵的升级包高达 648 元人民币! 不过即便不购买内购,自己努力一点同样能获得很好的成绩。

由南梦宫万代发行的经典竞速游戏《山脊赛车》已经走过了整整 20 年的游戏岁月。近日南梦宫万代为了纪念《山脊赛车》20周年,宣布《山脊赛车》全新手游将于于 12 月登陆 iOS 和 Android 平台。

日式超人气竞速游戏《山脊赛车》终于来到了手机平台,这个在PSP时代就积累了大量人气的作品每年都会在新平台上首发推出新作,这已经成为了《山脊赛车》的传统,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这款作品,万代南梦宫转移战线为手机平台打造了一款原创作品《山脊赛车:滑流》,做为首款触控屏作品游戏最大的还原了山脊赛车那纯粹的漂移玩法和个性的手感,手机玩家终于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山脊赛车》了。

打开游戏加载完毕后会播放一段都市夜景赛车的视频,豪华的跑车和激烈拼杀的赛车场面,你是不是想到了电影「头文字 D」「速度与激情 6」的场景?反正每次我看到这段开场视频时,脑海中都会条件反射式地播放「头文字 D」中藤原拓海在夹弯最后弯道超越高桥凉介,「速度与激情 6」中拼死斗车的场面,以及那句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台词:「不飙车就死亡」「死了也要斗」。

(点小图看大图)

GameLoft 本身提供了一个简短的教程指导用户怎么玩这款游戏,主要内容包括:照相机和控件的使用,如何漂移,氮气的使用和其他控制的方式。照相机主要是视场的切换,可以切换成广角,在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及对手的车辆的位置;还有一种模式是车手只能看到前面的赛道状况,看不到自己和其他对手的车况,可以有效避免其他选手对自己的影响,但是不容易发现撞车等问题,选的人应该很少。

用户初始安装《山脊赛车》后, Gameloft 给新用户赠送了少量的金币和银币,用于购买初始的赛车装备。建议用户买最接近选定价格的车(其实新手不买内购的话也就两种车型的选择),这样赛车的整体性能会好一些,方便后期升级,这就和电脑主板的道理是一样的,CPU、内存、显卡再强劲,主板不行,会严重限制整机的性能,同样车的整体框架觉得了赛车的整体素质,后期的配件升级只是锦上添花,这是升级策略选择时的第一原则。

《山脊赛车》支持四种操控的模式,一是利用 iPad 设备重力感应陀螺进行左右位置的控制,另一种是用户左右按键的方式去控制,各有优缺点。按键的控制方式比较精准但是速度慢,而且要加速或者刹车的时候可能出现手不够用的情况。重力控制的方式比较简单,解放双手,就是有时候控制不太准。

我个人比较推荐重力操控方式。漂移比较简单,在弯道的时候松开油门就可以了,记住一定要松开油门可以进行氮气补充充当后备的动力,这一点可能和之前看的电影「头文字 D」里面的不太一样,不知道到底那个是对的(其实和氮气槽的设置有关,默认情况下是这样,还有直道氮气补充,弯道漂移不补充的选项,选手可以自主选择)。

(点小图看大图)

《山脊赛车》包含单机赛、双人赛、WiFi 赛和在线比赛四种模式,下面的测评都是以最经典的单机赛为例进行,单机赛中包含很多赛道,每个赛道又包含常规赛、计时赛和淘汰赛三种赛制。常规赛通常较为简单,选手会和其他 3-7人一起进行比赛,先到达终点的选手获胜,一场比赛需要在赛道上跑 3 圈。计时赛则是选手需要自己单独在赛道上进行跑,我个人觉得难度高于常规赛和淘汰赛,因为选手在跑的过程中没有其他选手作为参照,在进度上可能会落后标准的流程。淘汰赛就比较简单了,每圈淘汰一个,直道三圈跑完剩下的那个获胜。

注意每场比赛并非要获得第一名冠军才能晋级下一场比赛,通常情况下主要获得当场比赛的前三名系统会自动解锁下一场比赛,常规赛、计时赛和淘汰赛都是这样。用户在每一场比赛后会获得一定数量的银币奖励(最后一名不奖励)和经验值奖励。经验值奖励可以用来提升用户游戏等级,每升一级会送一定数量的金币,游戏总共有 51 级,具体的金币奖励规则如下:2-9 级每升一级奖励 1 枚金币,10-19 级每升一级奖励 2 枚金币,20-29 级每升一级奖励 3 枚金币,30-39 级每升一级奖励 4 枚金币,40-49 级每升一级奖励 5 枚金币,50-51 级每升一级奖励 6 枚金币(游戏目前最高只能升到51 级,51级之后看不到进度条提升,应该是游戏的一个Bug)。

此外每天的签到也会获得一定数量的银币或者金币奖励,如果每天连续签到会获得 3 枚金币。前面获得的金币和银币可在每场比赛中为赛车购买消耗性道具,比如最常用的氮气道具、防碰撞道具等,以增加获胜的几率。

赛车在直道上形式的时候尽量采用直线加速,右上角有个速度计,家在玩的时候要及时关注变化。最下面有个氮气槽的信息,橙色表示氮气含量多少,每次加速的时候至少要有一个氮气槽是满的,都则不能进行加速。氮气槽的数量可以通过升级装备获得,最多4个氮气槽。这里有个小技巧:另外同时点击多次氮气槽在短时内能获得更高的动能,特别是最后冲刺的时候。另外在左边侧有个路线图,可以查看当前行车的位置以及其他车辆大致的位置,当在直线上形式的时候使用氮气槽进行加速比较划算,因为弯道的时候容易撞车而且车辆因为转弯会自动减速。另外要注意右上角,会有追尾的标志,两车相撞之后自己的动能会损失,被撞的车会有一小部分的提速,所以你懂的。

(点小图看大图)

既然是赛车比赛,技术是一方面,好的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装备不足带来的缺陷,但是装备才是硬通货啊,要不然开发商还卖什么礼包?我的装备全部都是用比赛的积分换的哦,不是 RMB 买的,所以如果你一直玩下去也同样可以。

另外给大家透露一点技巧,一般的装备升级都会同时要求银币和金币,如果你银币够的话可以先买,然后系统有个交易的倒计时,如果你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打赢比赛系统就会自动免除金币的需求,方便地进行装备的升级。 整个赛车的装备包括:轮圈、车身套件、贴膜、喷漆、引擎、行走机构和氮气。其中按照重要性排序的话我觉得是引擎、氮气、行走机构、轮圈、车身套件,贴膜、喷漆这两个是装饰用的,个人觉得没什么用,根据自己的洗好进行装饰就好了,其中喷漆是免费的。引擎、氮气、行走机构升级分为四级,高等级引擎扭矩更大,在撞车等状况下能更快地回复速度,加速度更快。氮气这个就不用说了,一到四级分别能装载一到四个氮气瓶,氮气中漂移的过程中获得,氮气可以用来进行车身加速,分为标准、扩展和终极三个等级,用户可以自行进行调整和切换。标准的充气时间段、扩展的充气时间较长;终极提供高压短程动力,扩展和标准提供中长程的加速,但是动力较低。我现在有一辆战车已经升级到顶配了,正在升级第二辆战车,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呢?

(点小图看大图)

Ridge Racer Slipstream 提供了几条比较经典的赛道,Lost Ruins,Old Central,Industrial Drive,Harbor Line 765 等等,随着用户等级的提高,会不断有新的赛道解锁。

(点小图看大图)

选手在比赛的过程中要注意累积关于赛道的经验和分析,比如在赛段上可以使用氮气,在哪一点到哪一点之间使用可以获得最大的加速效果。加速之后再后续赛段是否有急弯出现,之前的氮气加速是否有效?另外在弯道赛段,在哪些点应该提前拐,哪些弯道可以进行漂移补充氮气,哪些弯道不值得漂移(漂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速,但是可以获得部分氮气补充)。这些都需要不断在比赛中累计经验,根据每个赛道的具体情况而定,分析之后会提升很快,下面就是反复地练习,这会比盲目地跑效果好很多。我差不多每个赛道都跑过 150 场以上,所谓孰能生巧。

(点小图看大图)

在选项里面用户可以进行操控方式的切换,度量单位的切换,打开和关闭倾斜屏幕设置,语言的选择,Rideracer支持简体中文!! 可以选择不同的游戏模式,包括故事模式、街机模式和在线模式,不同的模式里面又分不同的比赛场次。用户只有在取得上一关的前3之后之后才能解锁下一关,当然也可以通过金币解锁。 选择好赛道之后进行赛车的选择和装备,如果你有多辆赛车可以在之间进行切换,另外点击那个扳手的图标可以进行赛车装备的升级,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具体介绍。还可以给赛车添加消耗性道具,这个是消耗银币的,默认每辆赛车装备一个槽位,也就是说只能装备一个消耗性道具;如果要使用多个消耗性道具还需要额外购买槽位,但是每辆车最多携带三个消耗性道具槽位。

实际上前面在「场地分析与氮气使用」小节以及分析了相关的技巧,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除了要留意赛道的情况,更要留意自己的车况环境。「场地分析与氮气使用」部分算是比较正当的基本功训练,其实 Ridge Racer Slipstream 游戏中很多小技巧可以利用,比如:

在弯道的时候故意放慢拖长漂移的时间和角度,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氮气以便在平直的赛段进行加速,另外可以利用周围赛车队自身的撞击产生的反作用力进行加速,Ridge Racer Slipstream 对碰撞等相关物理场景做得非常逼真。在一些弯道可以故意夸张漂移的角度,赛车的运行轨迹完全可以和赛道贴合,在很多紧张刺激的场景中我都是这么进行超车的。在某些弯道上或者在直线加速路段要密切关注左上角的略缩图,必要时可以卡在想从你身边超车的赛车前面,如果对手想超车不可避免地会撞击你的车身,反作用力会促使你的赛车加速。另外在最后某些危急关头,这点可以防止对手超越你,从而赢得比赛。不过这一点难度甚高,首先你需要判断对手车子的大致位置,另外赛道宽度一般有两辆车身宽度,需要选手准确判断对手超车的位置。

以上三点都属于高级技巧,难度很高。新手还是要将主要精力花在基本功上,不可舍本求末。

(点小图看大图)

这点在进阶教程「装备升级」中已经讲了一部分。装备的等级对于选手比赛的表现和技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前面辛苦比赛通过那么很多关以及游戏等级的提升都可以获得大量的金币和银币,用来帮助选手进行装备的升级。

因为金币和银币数量毕竟有限,用户想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车况和性能,可以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升级:引擎 > 氮气槽 > 行走构件,至于轮圈和车身套件我觉得对比赛的影响不大完全可以忽略,贴膜、喷漆主要是视觉美观用的,如果你想在有限的金币银币投入下获得较好的车身性能的话完全可以忽略这些。

此外多数配件升级之后都会有个倒计时选项,如果想立即获得的话,需要耗费更多的金币,个人强烈不建议这样做,因为金币实在是太难得了,后面高等级的比赛对原车车况要求很高,而一辆好车动不动就几百金币,剩下这些金币到时可以买辆好车。

最后了给大家看一下我的战绩,本人不是什么高手,但是这款游戏确实是我一有时间就玩的,从下载到现在不过两周时间,我平均每天会跑上 20 来把,基本囊括了资格赛、锦标赛第一场、第二场和第三场部分、以及最后决赛的第一名,目前等级 51 级,比赛时长接近28d,行驶360000多英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中!

整个比赛的过程非常的激动人心,也是为什么众多赛车游戏中我情有独钟的原因,游戏的画质和音效都没的说,操控体验更是酣畅淋漓,在我的ipad2极少数状况下会出现稍微卡顿的情况,另外声明一下:大家看到的部分游戏截图画质较差的原因是由于视频截图的原因,因为在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办法手动截图,只能这样了,不是原始游戏画质差的原因,特别声明一下!

这才是真正的逮虾户!被人遗忘的经典竞速《山脊赛车》系列

说起《山脊赛车》,这个系列在后期扮演的不是赛车游戏的顶级作品,而是新主机首发的必备游戏。用这样的手法来提高销量的确是这一系列的悲哀,不过面对越发残酷的市场竞争,稍微耍点手段也是可以原谅,何况这系列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一作就是PSP上的《山脊赛车RR》了,爽快的漂移让人从此入坑一发不可收拾。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山脊赛车》这个系列到底有哪些出色的地方吧!

要评价《山脊赛车》恐怕还得先唱唱高调,这一系列作品在众多的赛车游戏中可谓独树一帜,无论是明星效应还是超常的速度感,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它每一作的销量也都不错,这更说明了NAMCO在赛车游戏制作上的天分。然而究竟这些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就值得我们探讨了。

明星效应——山脊女神永濑丽子

大家都知道,永濑丽子是"山脊"系列中不可动摇的第一人气女星,而这一打造虚拟偶像的做法也是NAMCO的创举。虽说任天堂的马里奥、世嘉的索尼克以及NAMCO自社的吃豆小精灵都是游戏的虚拟偶像,但这些基本都是卡通形象或非人类生物,充其量就是个"吉祥物",今天被大家所熟知的初音未来等虚拟歌姬也是在这之后才出场。而永濑丽子则不然,她是一个按照真人比例,而且基本没有夸张表现的人类。

4代中的形象尽管和真人还有些差距,但基本已经达到PS时代的较高水准了,玩过那一作的人应该都记得她把鞋跟崴断,一瘸一拐走路时的情景,更忘不了她在公路上拦下高速飞驰的赛车时露出的笑容。甚至有很多人当时玩这款游戏就是为了要欣赏那一段片头CG,于是这位赛车MM就成为了这一系列当之无愧的首席代言人。以至于5代换为深水蓝之后,人气方面逊色了不少。

到了6代,官方重新起用了这位永远23岁的美丽代言人大概就是出于挽回人气的考虑,为此,值得给评价加上一分。由于这位"虚拟偶像"的人气实在太高,永濑丽子已经成为众多玩家心目中的女神形象,于是7代的代言任务又交给了这位女神。虽然时隔多年,但是永濑丽子的一颦一笑,想必已经深深的镌刻在玩家们的回忆中了吧。

与众不同——超常规的速度感

山脊赛车最具有标志性的界面

"山脊"这两个字能让人想到什么?当然就是崎岖艰险的山路,就是限速在20公里左右都有可能出现危险的路段。当初玩以前的系列时就感觉保持200公里左右的速度来通过山路是何等的刺激,另外简易的甩尾也让人很容易体会到成为一个赛车高手的成就感。这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游戏方式。可后来,人们渐渐厌弃了那种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漂移,渐渐喜欢上《GT赛车》那种追求真实驾驶的感觉,这股风潮更导致了在《山脊赛车 进化》中也放弃了只强调速度,而改为将真实模拟的比重加大。

GT系列更偏向真实,受众群体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种改变根本讨好不了谁,喜欢《GT赛车》的人根本就不会碰它,而这一系列的粉丝玩家更会因为这一作的改变而找不到当初的刺激感。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NAMCO终于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6代的作品中干脆回归以前的感觉,而且索性再度强化飞驰的速度感,给赛车加上了氮气加速装置!这个变化其实始于《山脊赛车PSP》,而更被《山脊赛车6》这个正统续作收为己有。本作的这项举措无疑大大迎合了原来的铁杆玩家,既然是游戏,何必非要追求仿真呢?把速度提升到300公里,尝试一下几乎可以飞起来的感觉又有何不可?

只有山脊赛车才能带给玩家这种爽快感

反观现在的竞速游戏,绝大多数都为了"拟真"这一主题而抛弃了些许的爽快感,即使是游玩当下最受欢迎的地平线系列,也很难寻回只有在《山脊赛车》中才能体验到的激情了。

"首发必备"带动游戏销量

NAMCO很聪明,把这一系列发展成为"主机首发必备软件"的做法的确明智到了极点。仔细想想,主机发售之初至多不过十几款软件,而同类型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它的突出地位很明显就会显现,玩家买了主机总要配款好游戏吧,《山脊赛车》的名头够响,不买它买谁?而NAMCO则不会错过任何一款主机的首发,像PSP、NDS、Xoox360、PS3,其中在BANDAI和NAMCO合并之后(那时还叫NBGI,2014年才改为BNGI)开发的《山脊赛车7》和PSP版的山脊给玩家们留下的印象是最深的,质量也是最优。(用这种方法来提升销量,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其实可以理解为信心不足)

然而《山脊赛车》在后期的处境却不容乐观,PSV版的半成品毫无诚意,被玩家们称之为骗钱作,PS3上的外传性质作品《山脊赛车 无边》也是风格大变,另粉丝们无法接受。到了本世代的PS4、XBOX ONE主机,万代南梦宫甚至还没发售过任何一款《山脊赛车》的系列作品,这也令粉丝们倍感遗憾。不过前段时间有消息说"万代南梦宫(Bandai Namco)可能正在制作《山脊赛车8(Ridge Racer 8)》以及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而且平台为任天堂Switch,至于是否真的会发售,还是耐心等待官方的确切消息吧。

甩尾+氮气带你体验系列精髓

上面说了这么多,到底这系列游戏怎么样呢?其实我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全都说了。由于前几作距离现在的时间太久,有些设定现在的玩家们不一定能接受,这里就拿6代举例吧(如果想补一下系列作品的话,也是建议从PSP版或者6代开始玩)。

从这一代开始速度感回归,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了PSP版的改革经验,继续强化超常规的漂移。而至于其他方面的进化当然也有,画面就必须说一下。由于主机的强大,游戏中的赛车已经和真车毫无二致,路面上连细微的坑洼都有表现,黑暗中的各种光源混杂的效果几乎让人眼花缭乱,周围的景物尽管还不算真实,但也基本达到了CG的水准。然后还要说一下的就是本作的操作感,相信很多玩家朋友们第一次接触这个系列都是从PSP上的RR开始的,而家用机版搭配了无线手柄之后,开车的感觉堪称完美,只是难度略微降低,甩尾和氮气加速都非常简单易行。不过这也正是《山脊赛车》系列的精髓所在,爽就够了!

如今的《山脊赛车》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过续作了,也许是我们的口味在改变,也可能是这个系列的游戏本身缺乏想象力吧。现在的玩家们讨论竞速游戏的时候总会提到诸如《极限竞速 地平线》、《GT赛车》、《尘埃》甚至《极品飞车》这样的大作,而这样一款经典游戏却慢慢变得无人问津,实属遗憾,毕竟我也曾经崇拜过永濑丽子啊......总之,还是希望传闻正在开发中的《山脊赛车8》能够给玩家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吧!

关注"碎碎念工坊",每天推荐更多精彩游戏内容!

热门手游排行榜

热门专题